咨詢日記(15)-蝴蝶結理論、奶酪理論及冰山理論的混合使用
導讀
最近咨詢過程中碰到的企業發生的死亡事故原因都比較少見,但從系統管理角度可以歸類為動態風險管控。也就是說正常生產情況下正常操作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遇到異常情況、要上新項目時缺少必要的手段進行控制。
最近咨詢過程中碰到的企業發生的死亡事故原因都比較少見,但從系統管理角度可以歸類為動態風險管控。也就是說正常生產情況下正常操作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遇到異常情況、要上新項目時缺少必要的手段進行控制。
筆者最近也經常思考,到底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思考多日,最終還是要回到模型上,于是將之前的蝴蝶結理論新解重新進行了升級,如下:
其實這是三個老模型的匯總,分別是蝴蝶結理論、奶酪理論和冰山理論。
風險管控和組織文化不說了,重點說下流程(PROCESS)。組織文化還沒有到那個階段,目前大部分企業碰到的問題是管控不落地,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流程。企業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制度,但恰恰缺少流程。
什么是流程?達成某一目標的過程。制度是提出了目標,“要求你怎樣,不要怎樣”,恰恰沒有告訴員工到底如何做,用什么方法或工具。舉個例子,動態風險如何管控?
1、新項目風險,有Project Risk Assessment 的流程
2、變更,有MOC的流程
3、非常規作業,有PTW/JSA的流程
4、承包商,有承包商管理的流程
5、應急預案和應急指揮體系也是動態風險管控的一種。
個人覺得,西方企業的流程管理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