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
導讀
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強化組織領導:根據《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首先需要強化黨委政府的領導責任,確保安全生產工作的政治站位和組織保障。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安全生產,定期研究解決安全生產重大問題。
2. 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立即組織開展全國性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全面深入排查重大風險隱患,并列出清單、明確要求、壓實責任、限期整改。對于可能造成群死群傷的重大風險隱患,由省、市級安委會或中央企業總部掛牌督辦。
3. 嚴格落實部門監管責任: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依法依規編制安全生產權力和責任清單,并對職能交叉和新業態新風險及時明確監管責任。
4. 嚴肅追究領導責任和監管責任:對于不認真履行職責,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要追究地方黨委和政府領導責任、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對非法煤礦、違法盜采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沒有采取有效制止措施的,要依規依紀依法追究責任。
5. 企業主要負責人必須嚴格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實際負責人要嚴格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對本單位安全生產負總責。對故意增加管理層級,層層推卸責任、設置追責“防火墻”的,發生重特大事故要直接追究集團公司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的責任。
6. 深入扎實開展全國安全生產大檢查:深入排查化解風險隱患,對排查整治不認真,未列入清單、經查實屬于重大隱患的,要當作事故對待,引發事故的要從嚴從重追究責任。
7. 牢牢守住項目審批安全紅線: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建立完善安全風險評估與論證機制,嚴把項目審批安全關。對地方政府違規審批、強行上馬的不達標項目,造成事故的要終身追責。
8. 嚴厲查處違法分包轉包和掛靠資質行為:嚴肅查處建筑施工、礦山、化工等高危行業領域違法分包轉包行為,嚴肅追究發包方、承包方相應法律責任。
9. 切實加強勞務派遣和靈活用工人員安全管理:生產經營單位要將接受其作業指令的勞務派遣人員、靈活用工人員納入本單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的統一管理,履行安全生產保障責任。
10. 重拳出擊開展“打非治違”:針對當前一些地方和行業領域違法違規生產經營建設問題突出,立即組織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11. 堅決整治執法檢查寬松軟問題:安全生產執法檢查要理直氣壯,緊盯各類違法行為不放,督促企業徹底整改。
12. 著力加強安全監管執法隊伍建設:針對安全生產執法隊伍“人少質弱”的實際,各地要按照不同安全風險等級企業數量,配齊建強市縣兩級監管執法隊伍。
13. 重獎激勵安全生產隱患舉報:鼓勵社會公眾通過多種方式,對安全生產重大風險、事故隱患和違法行為進行舉報。用好安全生產“吹哨人”制度,鼓勵企業內部員工舉報安全生產違法行為。
14. 嚴肅查處瞞報謊報遲報漏報事故行為:嚴格落實事故直報制度,對生產安全事故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的,對直接責任人和負有管理和領導責任的人員依規依紀依法從嚴追究責任。
15. 統籌做好經濟發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注意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提倡互相協助、相互尊重、齊心合力,共同解決好面對的復雜問題。各級監管部門要注意從實際出發,處理好“紅燈”“綠燈”“黃燈”之間的關系,使各項工作協調有序推進,引導形成良好市場預期。
通過這些措施,可以確保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得到有效落實,從而提升安全生產水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