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韌性評價體系中安全環保履職能力的權重設置研究
導讀
在城市不斷加速、各類風險交織疊加的背景下,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成為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任務。城市安全韌性評價體系作為衡量城市應對災害、事故和環境變化能力的重要工具,其指標權重設置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的科學性與導向性。安全環保履職能力作為城市安全韌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設置其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對于準確評...
在城市不斷加速、各類風險交織疊加的背景下,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成為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任務。城市安全韌性評價體系作為衡量城市應對災害、事故和環境變化能力的重要工具,其指標權重設置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的科學性與導向性。安全環保履職能力作為城市安全韌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設置其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對于準確評估城市安全韌性水平、推動城市安全環保工作高效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安全韌性評價體系與安全環保履職能力的內涵
城市安全韌性評價體系的核心要義
城市安全韌性評價體系圍繞城市在面對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臺風)、公共衛生事件(如疫情)、工業事故、環境污染等各類風險時,具備的抵御、適應和恢復能力展開構建。它涵蓋經濟、社會、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多個維度,通過一系列指標對城市的安全韌性進行量化評估,旨在全面、客觀地反映城市應對風險的綜合實力,為城市安全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安全環保履職能力的范疇界定
安全環保履職能力是指城市各相關主體(包括政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等)在安全管理和環境保護工作中,履行職責、發揮作用的能力。政府部門需具備科學的政策制定、高效的監督執法、有力的應急指揮能力;企業要嚴格遵守安全環保法規,落實生產安全和污染防治措施;社會組織可在宣傳教育、志愿服務等方面發揮作用;公眾則應具備安全環保意識和參與能力。各主體的安全環保履職能力共同構成城市安全環保工作的基石,對城市安全韌性有著深遠影響??。
安全環保履職能力在城市安全韌性評價體系中的作用
預防風險的關鍵防線
有效的安全環保履職能夠提前識別和管控城市中的各類風險。政府部門通過制定嚴格的安全環保標準和規劃,對城市建設、產業布局進行科學引導,從源頭上減少安全隱患和環境污染問題。企業積極履行安全環保職責,加強生產過程管理,可降低工業事故和污染事件發生的概率。公眾提升安全環保意識,能夠及時發現并反饋身邊的安全隱患和環境問題,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風險預防的良好局面???。
應急處置的重要支撐
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安全環保履職能力直接影響應急處置的效果。政府部門迅速、有序的應急指揮和協調能力,能夠調動各方資源開展救援和處置工作;企業具備的應急響應機制和自救能力,有助于減少事故損失;社會組織和公眾的積極配合與參與,能夠提高應急救援的效率。例如,在疫情防控中,政府部門及時發布防控政策、調配醫療資源,企業保障防疫物資生產,公眾遵守防控要求,共同構筑起抗擊疫情的防線??。
恢復重建的有力保障
城市在經歷災害或事故后,安全環保履職能力對于恢復重建工作至關重要。政府部門合理規劃災后重建,確?;A設施和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修復;企業積極開展復工復產,同時落實安全環保措施,避免在重建過程中引發新的問題;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環境整治和社區重建,推動城市盡快恢復正常秩序,提升城市的恢復能力??。
安全環保履職能力權重設置的影響因素
城市功能定位與產業結構
不同功能定位和產業結構的城市,面臨的安全環保風險類型和程度存在差異,這決定了安全環保履職能力權重的不同。以工業城市為例,由于工業生產活動密集,安全生產和污染防治任務艱巨,安全環保履職能力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應相對較高,以突出對工業安全和環境保護的重視;而旅游城市則更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游客安全,安全環保履職能力權重的設置需向生態環境管理和公共安全保障方面傾斜????。
歷史風險事件與隱患現狀
城市過去發生的風險事件以及當前存在的安全隱患狀況,是權重設置的重要參考。若某城市曾頻繁遭受自然災害或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環境污染事件,說明該城市在相應領域的安全環保履職存在薄弱環節,在評價體系中應適當提高安全環保履職能力的權重,以引導城市加強相關方面的工作,降低未來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政策導向與發展戰略
國家和地方的政策導向以及城市自身的發展戰略,對安全環保履職能力權重設置具有指引作用。在當前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強調安全生產的政策背景下,城市在制定安全韌性評價體系時,會順應政策要求,提高安全環保履職能力的權重,以體現對安全環保工作的重視,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安全環保履職能力權重設置的方法與步驟
確定評價指標
基于安全環保履職能力的內涵和作用,構建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針對政府部門,可設置安全環保政策完善度、執法檢查覆蓋率、應急響應速度等指標;對于企業,設置安全生產投入比例、污染物達標排放率、應急預案完備性等指標;針對社會組織和公眾,設置安全環保宣傳活動參與度、公眾安全環保知識知曉率等指標。這些指標應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和數據可獲取性??。
選擇權重確定方法
常見的權重確定方法包括層次分析法、熵權法、德爾菲法等。層次分析法通過構建層次結構模型,將復雜問題分解為多個層次,通過兩兩比較確定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熵權法根據指標數據的離散程度確定權重,數據離散程度越大,權重越高;德爾菲法通過多輪專家咨詢,收集專家意見并進行統計分析,確定權重。在實際應用中,可根據城市特點和數據情況,選擇單一方法或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確定權重??。
開展權重計算與調整
運用選定的方法計算各指標的權重,得到安全環保履職能力在城市安全韌性評價體系中的初步權重。然后,結合城市實際情況和專家意見,對權重進行合理性檢驗和調整。例如,邀請城市規劃、安全管理、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專家,對權重設置進行評估,若發現某些指標權重與城市實際需求不符,進行適當調整,確保權重設置科學合理?。
案例分析與啟示
案例一:工業城市 A 的權重設置實踐
城市 A 是典型的工業城市,以化工、冶金等產業為主。在構建城市安全韌性評價體系時,通過對城市風險特點和產業結構的分析,采用層次分析法,將安全環保履職能力的權重設置為 30%。在具體指標中,重點突出企業安全生產和污染防治相關指標的權重,如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率、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權重分別設為 15% 和 12%。實施該評價體系后,城市加大了對企業安全環保監管力度,企業也增加了安全環保投入,城市安全事故和污染事件發生率顯著下降,證明了該權重設置的有效性??。
案例二:旅游城市 B 的權重設置探索
旅游城市 B 以自然風光和文化旅游資源聞名,生態環境和游客安全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在城市安全韌性評價體系中,運用德爾菲法,將安全環保履職能力的權重設定為 25%,其中生態環境保護指標權重占比達 18%,如景區空氣質量達標率、水體質量合格率等指標被賦予較高權重。同時,注重公眾安全保障相關指標,如旅游安全設施完備率、游客投訴處理及時率等。通過該評價體系的引導,城市加強了生態環境保護和旅游安全管理,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形象和安全韌性??。
結語
科學合理地設置安全環保履職能力在城市安全韌性評價體系中的權重,是提升城市安全韌性的重要環節。通過深入分析城市特點、影響因素,選擇合適的權重確定方法,能夠使評價體系更加準確地反映城市安全環保工作水平,為城市安全管理和決策提供有力支持。未來,隨著城市發展和風險形勢的變化,還需不斷優化和完善權重設置,推動城市安全環保工作持續進步,實現城市的安全、可持續發展??。